近日,有媒體曝光了一批租借營業執照開店、門店照片和地址作假卻成為高分熱銷店鋪的外賣商家,甚至還有數十家店鋪共用一張執照經營外賣業務。這些蒙混過關的商家入駐外賣平臺,一旦出現問題很難溯源,成為食品安全重大隱患,必須嚴厲整治。
沒有堂食場地,或者已經關門倒閉,但依然活躍在各類平臺上的外賣商家,人們稱之為“幽靈外賣”。相關法律規定,外賣商家應向消費者公示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地址等信息。由于信息不對稱,消費者很難分辨商家信息是否真實,依靠平臺嚴把商家資質審核關就顯得愈發重要。但是目前商家未上傳環境照、實體店照片的情況并不少見,暴露出平臺存在資質審核不嚴等問題。
治理“幽靈外賣”,平臺不能缺位。外賣平臺要把好商家準入關,通過實地考察、開通舉報熱線等辦法,嚴格篩查不具備從業資質和偽造信息的商家。在店鋪經營過程中,也要做好監督和資質復核工作。可將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引入日常管理工作,通過及時核驗和對比,及早發現資質信息過期、變動、重復等異常現象,及時跟進處理,讓不法商家沒有可乘之機。
“幽靈外賣”大行其道,違法成本低也是重要原因。市場監管部門要進一步加大監督和懲處力度,形成網絡餐飲安全監管長效機制,以外賣經營戶聚集的重點區域為突破口,以小餐飲為重點檢查對象,建立“線上監測+線下整改”工作機制,嚴查無證經營、衛生條件差、未按規定公示證照信息等違規違法行為。還要暢通群眾投訴舉報渠道,鼓勵消費者積極參與食品安全共治。
當前,有外賣平臺嘗試推行“互聯網+明廚亮灶”,倒逼店鋪規范經營,不失為一種好的嘗試。只有各參與主體壓實責任、積極作為,才能合力推動網絡餐飲服務業健康發展。 (作者:王明昊 來源:經濟日報)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