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2024年,生豬價格穩步攀升,期現貨價格累計漲幅均超30%,養殖行業盈利情況也出現顯著回暖。
業內人士表示,從今年3月開始,生豬價格上漲,意味著新一輪“豬周期”已經啟動。隨著生豬行業產能持續去化,未來市場供給缺口或進一步擴大,生豬價格仍存上漲空間,養殖企業有望跟隨周期持續上行逐步兌現業績。
● 本報記者 馬爽
行業盈利情況顯著改善
近期,生豬價格運行重心節節攀升。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31日,全國生豬出場價格為19.52元/公斤,創下今年以來最高水平,較5月8日的15.2元/公斤累計上漲28.42%,若與年初1月3日的14.56元/公斤相比,期間累計漲幅高達34.07%。
生豬期貨價格亦顯著上漲。文華財經數據顯示,8月5日,生豬期貨主力連續合約價格最高觸及19365元/噸,創下2022年12月9日以來新高。截至8月7日收盤,該合約今年以來累計上漲32.63%。
生豬價格年內漲超30%背后是多因素加持的結果。卓創資訊生豬市場分析師鄒瑩吉表示:“由于去年產能出現一定程度的去化,造成今年市場供應相對較少,利多生豬價格表現。同時,養殖端看漲預期較高,二次育肥操作熱情高漲,也對生豬價格提供了支撐?!?/p>
國金證券農林牧漁行業分析師劉宸倩表示,生豬產能已經去化16個月,當前已經處于2021年以來的低位。
鄒瑩吉表示:“從今年3月開始,生豬價格震蕩上漲,基本代表新一輪‘豬周期’的開始?!?/p>
在價格不斷上漲的同時,生豬養殖行業盈利情況也呈現回暖態勢。卓創資訊監測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7日,仔豬育肥頭均盈利911.25元,自繁自養生豬頭均盈利854.57元,兩者分別在今年2月、3月中旬實現扭虧為盈。鄒瑩吉表示:“今年以來,生豬養殖行業扭虧為盈,主要是由于生豬價格上漲,以及飼料價格維持低位,養殖端盈利空間擴大?!?/p>
中信建投期貨養殖行業首席分析師魏鑫表示,目前生豬養殖行業盈利水平較高,其中自繁自養的成本約為14元-15元/公斤,生豬銷售價格在19元-21元/公斤,雖然不同區域以及養殖狀態不同會略有區別,但總體來說,銷售毛利率已達到較高水平。
供給缺口或進一步擴大
生豬產能去化已經持續多月,但就能繁母豬存欄量推算來看,未來市場供應缺口仍有擴大空間。
華鑫證券農林牧漁行業分析師婁倩表示,結合農業農村部發布的2023年9-11月中國能繁母豬存欄量數據,采用生豬10個月生長周期進行推算,今年三季度生豬供給量會因本生長周期開端繁殖數量的減少而縮量,供給缺口相較于二季度會進一步擴大。
盡管當前部分生豬養殖企業開始回補能繁母豬產能,但市場整體的補欄積極性較弱。婁倩表示,2023年以來,生豬養殖行業長期處于業績虧損承壓狀態,步入2024年后,部分生豬養殖企業業績開始扭虧為盈,但是近期的盈利水平還未能夠彌補之前虧損總量,需要進一步回補現金流,保證目前生產經營的穩定,因此,通過注資進一步擴大能繁母豬存欄規模的積極性不足。
劉宸倩認為,目前生豬養殖行業內有能力大量補充產能的主體較少,在行業高負債等背景下,行業盈利的第一時間并無充沛現金補充產能,預計產能在低位會維持較長時間,從而拉長本輪周期持續的時間。
婁倩持相似觀點。她認為,在目前國內豬肉消費市場需求端不振以及生豬供給端補欄積極性較弱的雙重作用下,預計2024年下半年生豬養殖企業的盈利周期將會拉長,且行業競爭博弈將會在存量市場進行。
企業業績有望逐步兌現
展望后市,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未來生豬養殖行業有望延續復蘇態勢。
魏鑫表示:“從過去的去產能時間上看,目前生豬行業已經進入現實兌現階段,養殖業也已經進入‘盛夏’階段,但同時也意味著整體市場產能變化加快,‘四季’輪轉可能也會比想象中的更快。”
中郵證券農林牧漁行業分析師王琦認為,前期生豬產能經過16個月去化,累計去化幅度達到9.2%,且從2023年11月到2024年6月的8個月時間內,產能都是持續低于2021-2022年周期的最低點,其對應著下半年生豬供給將在低位持續較長時間。因此,下半年生豬價格下降空間有限,將在相對高位維持較長時間。
婁倩也認為,2024年三季度,生豬價格將會持續維持在高位上漲周期,并有望拓寬生豬養殖企業盈利空間。
從投資角度來看,劉宸倩表示,當前生豬價格已經實現較好盈利,隨著周期持續上行,養殖企業業績有望逐步兌現。此外,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目前生豬養殖企業估值重回底部區間,建議優選成本端控制優秀且能持續擴張的優質企業。
魏鑫表示,目前生豬行業正處于前期產能去化帶來的產量收縮兌現期,同時產量也受到季節性驅動逐步產生后移。短期內,生豬價格走勢將取決于產量后移的程度。從目前情況來看,市場出現一定程度的產量后移,但尚未超越三、四季度需求變化的幅度,若能保持相對謹慎的壓欄節奏,三、四季度生豬價格整體存在支撐。不過,部分區域在價格波動、標肥價差變動的情況下,存在大量壓欄和二次育肥的可能,需要持續關注,如果超量壓欄,可能導致四季度生豬價格出現回落。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