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久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无码纯肉视频在线观看喷水,女被啪到深处喷水gif动态图,女教师高潮喷浆在线观看

一次兼職,名下多出28個手機號

2024-09-23 06:36 來源:解放日報

  一次兼職,名下多出28個手機號

  記者暗訪虛擬運營商手機號實名產業鏈,“老板”以兼職為名套取他人全套信息

  9月初,市民李女士在前往營業廳辦理通信套餐調整業務時,在工作人員指導下查詢了自己名下擁有的手機號碼。這一查把她嚇了一跳,她名下竟有33個手機號!除去三大運營商的5個手機號外,剩余28個均為形形色色的虛擬運營商手機號。

  “162”“170”“171”……對這些號碼開頭的虛擬運營商手機號,大眾并不陌生,往往是教育、醫療、房產銷售等各類騷擾電話甚至是詐騙電話。虛擬運營商的騷擾電話為啥越來越多?他們為何有用不完的虛擬號?又是如何繞開實名認證的?

  “App充場”200元一天

  查詢結果顯示,李女士名下的28張虛擬運營商手機卡分別是迪信通通信4張、天音移動3張、樂語通信5張、北緯蜂巢2張、國美極信3張、長江時代通信5張、豐信移動4張、長城移動2張。她回憶,她6月份參加過一次“App充場”的兼職,“應該就是那次兼職,個人信息被人使用辦出來的”。

  什么是“App充場”?循著李女士的線索,記者加了幾個勞務中介的微信,他們通過朋友圈發布各種“打零工”兼職信息,而“App充場”幾乎是常駐項目。9月10日一早,勞務中介虞某發布當天的“App充場”兼職信息,聲稱只要下載抖音、京東等知名App沖量即可,“工作簡單輕松,有空調,包午餐”,報酬是200元一天。記者支付押金報名后,被通知9月11日8時30分,在8號線沈杜公路站1號口集合。

  9月11日一早,記者按約抵達8號線沈杜公路站1號口。致電虞某提供的聯系人后,記者來到一側的“沈杜公路樞紐站”大字下方。聯系人是個白衣男子,他不斷打電話,確認報名人員是否來了。“每天都有10多人”,報名的人陸續趕來,他們看起來都是來上海打工的年輕人。近9時,14人齊了,白衣男子招呼大家跟著走,將所有人帶至一旁的“程文商務中心”A座2樓227室。

  227室外面沒有任何標牌,推開玻璃門是一個大房間,還連著幾個小房間。大房間擺著一張大會議桌和大量椅子,靠近門側擺著的白板上面用記號筆寫有“App推廣工作室”字樣。記者數了下,算上帶路的白衣男子,這個工作室共有員工6人,其中一個手臂紋龍的男子被稱為“老板”。白衣男子收取大家的身份證一一登記后,老板這才告訴大家,當天除了需要配合下載App并完成注冊外,還要使用自帶的銀行卡為公眾號完成實名認證,以及每人要開通30余張虛擬號。為了打消大家的顧慮,老板含糊其詞地說,這些虛擬號沒有實體,只是“工作室拿來刷流量的”,“就像大家打網約車時平臺使用的那種號碼一樣”。聽老板講完后,3人表示擔憂主動退出,剩下11人組建微信群,并按要求一一在群里發布身份證號、銀行卡號、名下微信號數量等信息。

  幾個員工分為3組,分頭開展“業務”。記者先被叫到一側小屋,配合2人完成一款名為“閩政通”的App的用戶注冊和實名認證。操作全程在對方手機上完成,記者不僅提供了注冊驗證碼,還被拍下身份證、半身照,以及在對方手機上完成人臉認證。隨后,記者被要求用自己的手機下載不需要實名認證的“交易貓”“快手”等10多個App,并一一完成注冊。

  這邊一結束,記者又被叫到另一側房間,3人正在負責虛擬號的“開通”,這實則是當天“兼職”的核心內容。記者看了一遍后明白:所謂開通虛擬號,實則是利用記者的個人信息為對方手中持有的一個個虛擬運營商手機號完成實名認證。對方登錄虛擬運營商的小程序輸入手機號后,再上傳記者的身份證照片、完成人臉識別后,即完成該號碼的實名認證。操作同樣是在對方的手機上完成,認證的是哪家運營商的號碼,對方并不會告知。

  虛擬號被用來做什么

  可見,所謂的兼職招工,實際上是為了套取并利用他人的個人信息,實質就是“個人信息買賣”。而參加兼職的人員,僅獲得200元報酬,就出賣個人身份證、人臉、銀行卡等全套信息,給他人用來注冊App、認證公眾號,并開通大量虛擬手機號。

  11個人每人都要完成30多個手機號的實名認證,老板稱預計要當天下午6時才能“完工”。記者摸清套路后便借故離開,對方很是警覺,先要求記者當面退群,并刪除聊天記錄。記者照辦后,對方又提出要檢查記者手機相冊,核查是否拍下照片。記者拒絕,僵持中記者撥打“110”報警求助才得以順利離開。

  使用兼職者的個人信息實名的虛擬號,真如“老板”所稱,是沒有實體,只是工作室拿來刷流量的嗎?

  記者在淘寶等購物平臺搜索“虛擬運營商手機號”后發現,在售的虛擬號大致分兩類:一類名為“注冊卡”,這類卡沒有月租費用,但僅能收發“106”打頭的驗證類短信,不具備正常的電話和短信功能。淘寶店主介紹,這類卡通常被一些工作室買去“養號”,即用于注冊大量的各類平臺賬號;另一類卡則是“電銷專用卡”,即擁有正常功能的手機卡。由于虛擬運營商資費低,對于日通話、短信數量不設限,因此正常功能的手機卡通常被用來“電銷”,實際就是大家常接收到的騷擾電話、騷擾短信。但不管哪類卡,都是“確有其號”的實實在在的手機卡,買來后需要進行實名認證后才能激活使用。

  兼職者的個人信息正是幫助這些卡完成了認證激活。激活的是哪類卡?記者從李女士的28個虛擬號中,隨機挑選長城移動和迪信通通信兩家虛擬運營商,請她通過運營商的公眾號“名下號碼”功能查出具體號碼。

  屬于長城移動的是2個“170”打頭的手機號,號碼歸屬地顯示為遼寧沈陽。致電長城移動“10043”服務熱線詢問得知,這兩個手機號正是上述的“注冊卡”,即只能用來收發平臺的驗證短信注冊賬號。公眾號頁面顯示,兩張卡已因為“用戶管控”的原因于7月25日被停機。何為“用戶管控”?長城移動客服稱需要向售卡的代理商詢問才能得知,但從兩張卡內均有幾角余額來看,并非欠費停機。記者查詢網絡后得知,運營商“管控停機”可能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手機使用行為異常、身份信息驗證問題等。

  屬于迪信通通信的則是4個“162”打頭的手機號,號碼歸屬地顯示為河南駐馬店。記者致電迪信通通信,客服告訴記者,這4個手機號均為今年6月4日實名認證激活的,和李女士參加兼職的日期相符。進一步查詢得知,4個手機號開通的是正常套餐,即作為正常的手機號來使用,“短信0.1元每條,通話0.12元每分鐘”。認證激活后,這4個手機號一直正常在網,且目前號碼內均有不少余額。以號碼“16287948050”為例,僅6月份就產生短信資費152.4元,7月份則產生短信資費153.4元……即1個號碼每個月發送短信均在1500條以上,平均每天要發出30余條。

  從源頭打擊“黑灰產”

  從消費行為來看,這些卡被實名認證激活后,正用于注冊大量平臺賬號,或大量發送短信、撥打電話。但注冊了哪些平臺的賬號、所發出短信的內容、所撥出通話的細節,從運營商處無法得知。

  事實上,這些行為特征符合一些“黑灰產”的操作方式。記者從一名虛擬運營商手機號銷售者處得知,購買他人信息用于實名認證激活虛擬號的,往往是一些“黑灰產工作室”。以上述“注冊卡”為例,“黑灰產工作室”購買用他人個人信息認證激活的“注冊卡”后,隨后注冊出海量的平臺賬號。這些平臺賬號往往再次交易后,會被用于充當水軍“刷量引流”,為一些“大號”進行內容上的分發宣傳、評論造勢,從而吸引更多網友關注。

  如此前外地警方曾破獲一起相關案件,成都某某文化傳媒公司通過購買的數萬個平臺賬號,為自己開展的“算命”業務引流。該公司利用買來的賬號大肆鼓吹“算命”可以預測運氣,吸引引導受害人購買所謂的“大師”開光后的佛珠、手鏈等改變運勢,騙取受害人錢財。此外,此前解放日報·上觀新聞曾曝光過“網約車代叫”等灰色產業,其背后也與大量使用虛擬運營商手機號注冊出的平臺賬號有關。

  至于功能齊全的正常電話卡,激活后多被用于“外呼電銷”,即撥打騷擾電話,而且不排除被用于撥打詐騙電話、發送詐騙短信的可能。

  這就不難理解“黑灰產工作室”為何要購買他人身份證信息來認證激活虛擬運營商手機號了。一方面固然因這些工作室需要的手機號數量巨大,需要使用他人的身份信息來繞過運營商對于實名認證的限制;另一方面,這些手機號多被用于“黑灰產”,使用他人身份信息可以使相關操作主體隱藏于幕后,避免監管追根溯源。

  上海12345市民服務熱線的投訴顯示,申城以招聘兼職為名從事個人信息買賣的工作室有多個。據記者多方了解得知,這些工作室為他人認證激活1個手機號,通常就能獲得十元至數十元不等的報酬。要從源頭上打擊各類“黑灰產”,需要相關部門對這類以販賣個人信息為生的工作室予以嚴厲打擊。

  同時,虛擬運營商手機號一旦被用來從事非法犯罪活動,綁定的手機號機主也會牽涉其中。這就提醒來滬求職者切莫貪小便宜,一不小心出賣了個人全套信息。

  本報記者 毛錦偉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歐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