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主席吳清9月24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發布關于促進并購重組的六條措施。同時,努力會同各方面暢通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募投管退”各環節循環。監管部門對創投市場的連續發聲既是對市場關切的及時回應,也意味著相關政策舉措或將密集落地。
創業投資事關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特別是在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創業投資發揮著不可或缺的“孵化器”功能。不過,隨著近年大量創業投資基金集中到期,退出難的問題逐漸凸顯,成為“募投管退”鏈條上的堵點。執中數據顯示,2011年到2024上半年共備案基金6.5萬只,共涉及未上市企業近5萬家。市場大額存量和環境的變化使處于退出期的基金面臨重壓。退出難使得創投資金難以及時回流,部分創投基金投資人“不敢投”“不愿投”,“投資—退出—再投資”的良性循環被打破,出現了“退出難—不愿投或不敢投—募資難”的負反饋效應。同時,優質項目稀缺與基金投資人不敢投現象并存,加劇了創新型中小企業融資難,不利于實體經濟穩步復蘇。
對于創業投資而言,“募投管退”是一個完整鏈條,任何一個環節存在卡點堵點,都會造成整個行業的梗阻。筆者認為,及時有效疏通創投基金退出環節的堵點,是當前疏通“募投管退”各環節的關鍵,應當從豐富退出渠道、壯大耐心資本以及提振投資者信心等多方面發力,破解退出難題,暢通投資循環,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從豐富退出渠道來看,除IPO這一主渠道之外,應進一步豐富退出方式,借鑒國際成熟經驗,通過并購重組、份額轉讓等多種方式實現退出。這需要積極優化并購重組政策,培育支持并購基金發展;完善私募基金份額轉讓試點。從境外市場來看,并購是實現退出的重要方式,應盡快推進更多案例落地,形成示范效應。事實上,拓寬退出渠道的相關試點正在逐步開展,成效也在逐漸顯現。例如,開展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實物分配股票試點,允許將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通過非交易過戶的方式向投資者進行分配。
從壯大耐心資本來看,目前國資已成為創投市場的主力,但國資保值增值的剛性壓力、招商引資的現實訴求以及短周期的考核機制,與創投市場的風險投資屬性并不完全契合。這需要在實踐中完善國資出資、考核、容錯、退出相關政策措施,促使國資成為投早、投小、投科技的長期投資典范。同時,在制度設計上,進一步發揮私募股權創投基金股份減持和投資期限“反向掛鉤”機制的作用,增強機制的激勵力度,引導更多社會資金做“耐心資本”。此外,優化風險因子管理,引導保險資金等長期資金進行創業投資,擴大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直接股權投資試點范圍。關于后者,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云澤9月24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擬采取多項舉措,包括擴大試點城市的范圍,適當放寬股權投資金額和比例限制,以及建立健全長周期、差異化的績效考核等。可以預期,多策并舉之下,行業“缺長錢”問題有望得到緩解,并進而減輕創投資金集中退出壓力。
從提振投資者信心來看,今年以來,國家高度重視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一系列政策舉措堅持問題導向,直面行業困境。6月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舉措。6月19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業內稱之為“創投17條”。9月1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盡快疏通“募投管退”各環節存在的堵點卡點;推動國資出資成為更有擔當的長期資本、耐心資本;夯實創業投資健康發展的制度基礎等。相關政策的落地有利于促進創投行業規范、健康發展。
發展創業投資是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的重要舉措。多舉措打通創投資金退出渠道堵點,促進創投資金更加良性循環,是發揮創投資金支持科技創新的基礎和前提。我們期待一系列政策舉措得到有效落實,更多的“試點”推廣開來,讓更多的創投機構越過暗礁險灘,真正成為陪伴“硬科技”長跑的親密伙伴。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